11月23日,经济学家宋清辉的儿子从17楼坠下身亡。 据宋清辉所说,儿子之所以想不开,跟繁重的课业,考试成绩不理想,以及对孩子心理辅导不及时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有点不如意,就喜欢以命相搏? 江苏启动一小学,3名女生放过栏杆从楼上跳下; 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留下一张字条后,从小区楼上跳下身亡; 江苏9岁男孩撞坏学校玻璃,害怕被惩罚,从楼上跳下; …… 还有很多,我不想再一一举例。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缺乏死亡教育,所以,当孩子通过其他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偏激,甚至是畸形的。 近期播出的《奇遇人间角落》中,天堂事务所的创办人翔哥和玥玥说到,从来没有对孩子隐瞒过自己的职业,平时在处理宠物殡葬工作中遇到的事情也会跟孩子们分享,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生死的意义。 其实我一直觉得不必对死亡这件事讳莫如深,生和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让孩子们更早直面生死问题,或许会让他们懂得珍惜的重要性。 01类似生死这样有深度的事如何讲解呢?一讲这事每个人都会发怵,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作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向死而生,因为每个人面对死亡都是一样的,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没有办法回避的事,是每一个人都要去面临的生命的终点。” 如果我们理解了死亡以后,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规划我们的生活。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其实可以坦然大方不回避,来和孩子讨论死亡这件事。 当我们和孩子谈死亡这件事的时候,有以下几个原则,叫作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理解,不要责怪。当孩子表现出对于死亡的害怕或者好奇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去理解他们的害怕和好奇,而不是去责怪他。 第二要坦诚,不要回避。死亡不是一件忌讳的事,也不是大家都不能说的事。反而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坦诚地告诉他,并且还包括父母自己可能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这种情绪,也需要坦然的承认,而不是回避。 第三要放松,不要紧张。有的时候,一提起这个事,如果父母的表情声音都会很紧张的话,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这件事特别可怕,反而会加深他们的焦虑。 02‍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死亡教育呢? 平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书籍,比如绘本,比如大自然来帮助孩子了解生死,实际上生死就是一场生命的循环。 有一本绘本叫作《一片叶子落下来》,讲述的是一片叶子从发芽到最后死亡的循环过程。 春天叶子发出新芽,预示着生命的开始;夏天叶子娇艳翠绿,预示着生命的旺盛;秋天叶子变黄,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即将到来,但五彩缤纷的色彩,让临终的生命不显得那么悲凉;冬天,叶子随着寒风凋零,这是生命真正的终点,但同时也是另一场生命循环开始的标志。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去理解生命的循环和变化,会让孩子更好理解和接受。 还有就是当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离世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和聊聊死亡这件事,但要注意聊的方法。 第一、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一下离开的这位朋友或者是家人。他和孩子们有一些什么样共同的时光?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第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写一封信或者画一幅画,来表达对于这个亲人的怀念,这叫作正式的告别。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面对死亡这件事的做法是爸爸妈妈,大大方方的不要回避,从一个正向的方面带领孩子一起去思考。 7 n7 H0 @3 `, |! J3 ]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