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 我女儿出生时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比较凶险。所幸一个半月做了开胸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也挺好。现在宝宝一天天长大了,21个月了,对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好奇了。有一天我给她洗澡,她指着自己的手术刀疤问我:“这是什么?” 我想了一下说:“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有只怪兽进入了你的身体里,你很勇敢地战胜了它,这是你战胜怪兽时留下的标记。”她一脸天真地嗯了一声,就没再问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回答好不好。我很担心以后她再大一点,会不会因为这个刀疤而自卑,或者不敢穿低领的衣服。我怕她以后会被别人嘲笑,我能做好自己的部分,但我又不能控制别人,我又该怎样在教育上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呢? 读者您好: 首先,我觉得你回答得特别棒。有句话我很喜欢,很适合您的女儿:“伤疤是战士的勋章。” 你可以告诉她,她的伤疤就是她这个小勇士的勋章,是滋养花朵的藤蔓。说多了,这些话会根植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这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而非缺点。 你也可以用一些不伤皮肤的可洗水彩在伤疤上面画一些可爱的小图案;不刻意回避低领的衣服,也不必刻意穿低领的衣服,该怎样就怎样。如果伤疤被别人询问了,你也可以自豪地谈谈这个伤疤的来源。这样就会从小在她心中形成“原来这个伤疤并不可耻,而是一个光荣的标记”的概念。 但是,我也理解你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因为你只能管好自己,却管不了外界可能传来的嘲笑甚至恶意的伤害。 而且,有一个更令家长担心的情况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10岁以前,她的“重要他人”就是父母,妈妈的爱和支持可能会治愈她的很多伤痛;但是到了12岁以后,尤其是青春期的这段时间,她的“重要他人”可能就会转变成她的同学、她的朋友,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和行为都会受到一种压力的较大影响,这个压力叫做“朋辈压力”。青春期又是一个人最在意外表的时刻,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肆意谈论她的伤疤,可能会是她将来需要面临的一个挫折。 但是,我觉得您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挫折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大多数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温室里,遇到挫折会是人生的常态,她有一天也会明白,“原来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不是所有事都能如意,不是所有人都像妈妈那样无条件地爱我”——这也是成长的必修课之一。 既然如此,那父母的爱和保护,对于孩子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有意义。爱并不是让他们永远避开挫折,也不能保证她永远不会遇到挫折,但能让她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勇气,有信心,有可以信任、倾诉和依靠的人,有自尊自爱的底气。 以前我经常听到有人争论,到底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还是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人觉得把孩子保护得太好,则会让他们无法承受逆境的侵袭——我觉得,挫折教育是必须的,但有人曲解了挫折教育的意思。 所谓“挫折教育”,并不是提前地、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痛苦和困难,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更加自卑和敏感,变成“玻璃心”,今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形成一种自动的灾难化思维。 挫折教育,是要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时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办法,而不是让孩子觉得挫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然后去放大挫折的负面影响力。 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孩子以后面对社会给予他的反馈的应对方式的预演。 因此你现在对她的保护和接纳,并不会因为日后别人的嘲笑就变成无用功,而是会让她受益终身。在她遇到嘲笑、讥讽,开始想要自我怀疑的时候,她可能更倾向于寻求父母的支持,来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再长大一点,这种来自父母的肯定就会内化为她内心的自我肯定;而不是自己陷入情绪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或者任由别人去作践自己。 也许,以后会有别人嘲笑她的伤疤,但是爸爸妈妈的爱和支持会是她一辈子的勇气和底气的来源。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读者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她说: 我生了二胎,平时我和我老公会非常注意照顾大宝的感受,尽我们所能地两碗水端平,不让她受伤害。可是架不住亲戚朋友老喜欢逗她:“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我很生气地给她们提过意见,但是我今天能给这个亲戚提意见,明天还能给小区里每个邻居发通知吗?遇到有人说这种话真的防不胜防,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她的这个情况和开头的例子,其实是类似的。孩子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别人怎么说、怎么做,确实是我们不太可控的一个因素。但其实家长也不必太过多虑,因为你已经给了她足够的爱、关注和安全感,别人的打击并不会轻易摧毁她内心的富足和自信。(同理,从小长期受到父母伤害的孩子,也很难被别人的善意轻易地治愈或救赎。) 其实我家孩子有时候也会被别人调侃:“妈妈有了弟弟就不喜欢你了。” 他回答:“那怎么可能呢。” 或者有人说:“以后弟弟长大了,你的饼干就要分给弟弟喽!” 他回答:“我爸爸妈妈会给我再买一份的。” 也有人说:“你身上弄得脏兮兮的,就没有人会喜欢你了。” 他回答:“不会啊,我爸爸妈妈和我的好朋友们都很喜欢我。” 他不会被这些有意无意的“玩笑”伤害到,因为他从内心坚信自己是被爱的。 所以呢,这些“玩笑”虽然不讨喜,但是已经很爱孩子的父母,确实也没必要因此过度焦虑和困扰。比起别人可能带来的伤害,父母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性格影响更大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有明确的记忆,也不一定懂得亲子关系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但是父母的爱和关注带来的安全感的体验,会潜入他的人生,作用于他的性格,成为他的铠甲,帮助他在今后的生活里披荆斩棘。 6 l: N2 y) p s9 f
/ Y: T c. `( u/ y* a0 l' r6 p* D% M+ {7 l6 e$ S% E
8 |8 R' C2 Z: U" K6 N) z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