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842|回复: 0

中小学“减负”口号下,“内卷”反而越来越严重,背后受益者是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7-2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呢,不过都是这么想的,体现出来的状态却不一样,有的家长恨不得自己替孩子去学习,而有的家长就比较佛系了,期盼肯定是有的,但是更不愿意去强求孩子。

不过现在的教育压力太大了,佛系的心态保持不了多久,教育焦虑在家长群体中不断扩散,仿佛隐形病毒一般互相传染,佛系家长最后也被焦虑推着走。

当孩子步入九年义务教育大军后,家长难免会被大环境所影响,看着做不完的卷子和看不懂的题,家长也被感染到,开始被迫的“内卷”。
从很多年前中小学就在喊“减负”的口号,可是效果似乎一直都不明显,以前只是学习有些累,减负口号喊着喊着,竟衍生出了教育“内卷”的现象,学生反倒更累了。

家长对减负逐渐反感,中小学减负成了口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地位直线上升,教育支出成为了多数家庭除了房子以外的最大支出,过度的重视让学生们的书包越来越重,眼镜片越来越厚,休息时间越来越少。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直接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相关部门颁布了不少的减负政策,确实起到了一点效果,但是反弹也很严重。

就拿最近的课后作业的问题来说,某些地区的教育局明确规定了一二年级不能布置课后作业,三四五六年级的课后作业不能超过规定时间,课后作业的量确实大大减少了,还有的地区对暑假作业量也做了“减负”。

规定是最直接的减负方式,学校一定会照做,但是现实是学生的负担并没有真正减少,甚至越减越“负”。

作业布置少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是多了,但重点是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回家不巩固知识,拿什么掌握知识,学习习惯是越早培养越好的,一二年级一点作业都没有不见得是好事,到了考试中就现原形了。

这些减负政策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想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但是现实就是一边追求素质教育,一边学校依然以成绩招生、分班,家长没办法不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在学习中占优势,只能买学区房、上补习班,用这些方式来填补空白。

教育进入“内卷”的恶性循环,背后受益者是谁

中小学“减负”变成了口号,“内卷”越来越严重,学会负担不减反增,同时还让家长毫不焦虑,家长和学生都不是真正的受益者,背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补课班。

都说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成绩决定了升学,决定了能获得的教育质量,也决定了未来,高考不会因为学校教育减负而降低录取分数,所以只能选择上补课班,特别是那些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的工薪家庭。

补课成了当代学生的刚需,有的人是主动想补,而有的人是被动的,别人都补自己不补你不是等着被落下嘛,而且现在补课机构超前教学已经成常态,有时候不补课是真的跟不上,补课机构这这场教育减负中成了最大赢家。

减负成了口号,到底是谁的错?

造成了现在恶性循环的现象,家庭和教育模式都脱不了关系。

家庭和社会的观点就是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说白了就是“钱”,一切向“钱”看齐就会让学习的目的性很单一,就是奔着高官厚禄去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甚至用成绩去衡量孩子的好坏,让孩子肩负着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一直被诟病,但是却一直未改变,这几年有意去追求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但是这种观念明显不符合当下社会环境。普通大学毕业生工作都难找,有什么资格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这场教育改革中,“资本家”的孩子几乎不受影响,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他们有先天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未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任性的追去自己想追求的。

他们永远不会成为被教育模式“淘汰”的那个,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

应试教育其实就是填鸭式教育,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学得好不好是自己的事,是否达到标准才是应试教育的目的。

摄图网_500601746_banner_课堂举手发言认真上课的小学生同学(企业商用).jpg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1 14:26 , Processed in 0.134420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