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转发给我两条微博。 一条是一个14岁的男孩被其他学生霸凌,索要钱物,孩子向父亲求助后,很快便失联关机,最后一次打电话是哭着说对不起爸妈,随后跳河身亡…… 另一条是一个女孩被当街扇耳光30余次,最后下跪求饶: 朋友说看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担心孩子以后也会遇到这种问题,害怕自己处理不好给孩子造成伤害,气愤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渣”,如果被她遇到,一定以牙还牙打回去。虽然她的孩子才五岁,但只要一想到,万一孩子以后面临这样的事,她就坐立难安。 说实话,几乎每一个当了父母的人,都看不得这样的新闻,更别说假想到自己的孩子。然而,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曾遭霸凌。没错,就是这么常见。而且无论是好学校还是差学校,公立还是私立,国内还是国外,都无法完全杜绝青少年校园霸凌的发生。 最可怕的是,就算事件得到解决,孩子身体上留下的痛是暂时的,但心理上的阴影会尾随一生,并很有可能因此完全毁掉一个孩子。 所以防患于未然,才是最最重要的。其实,校园霸凌、虐待、性侵等,作恶者选择谁下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迹可循。《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被虐儿童身上的气质,似乎是一种烙印,会吸引“捕食者”。 今天C妈就从外在和内在、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聊一聊,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盯上。 01 为什么是我(我家孩子)? 几乎每一个被霸凌者以及他的父母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全班(全校)那么多学生,为什么是我(我家孩子)?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先后对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200所小学的36389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了时间跨度为6年和33年的追踪调查。 数据显示:具有下面这些个体特征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客观外在的特征: 01男孩子更容易被霸凌 调查数据显示,男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81.8%,女生的比例则是70.9%,但是,在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上,两者差异不大。 02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被霸凌 在学习成绩上,差距也比较大。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62.4%,成绩中等的比例是74.9%,而成绩差的比例则达到了80.1%! 03“长得丑”体型胖的被霸凌比例更高 外貌、体型在霸凌中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认为自己长得漂亮和长相一般的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差异不明显,分别是73.1%和72.9%,而认为自己长得丑的学比例则要高得多,达到了78.8%。 体型上,通过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评判学生的体重肥胖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正常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1.4%,瘦小学生的比例为77.1%,而肥胖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0.5%。 04内向的孩子更容易遭受霸凌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利用五大人格量表测量了学生的性格。 分析结果显示,「外倾型」以及「宜人性」程度低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明显会高。「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的学生被霸凌的比例也显著要高,而另外两个人格维度在发生率上没有明显区别。 客观外在的个体特征大多是无法或较难改变的,如果刚好孩子踩中了比例高的点,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关注,在养育过程中多做一些引导和指引。 02 相比外在的客观因素而言,「内因」对孩子是否会被霸凌的影响更大。CEPS也提出,学生的个体特征只在「轻度和中度」欺凌中有差异,而在「重度」欺凌上,个体特征基本上都无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尤其是家庭。 受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这几类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 01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 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将近四分之一(24.8%)没有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 而没能受到父母双方的照料,大大增加了孩子被霸凌的可能性,他们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83.3%,其中重度比例则为6.9%;而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的学生的比例为72.6%,遭受重度霸凌的比例为3.2%。 当然,父母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是否住一起,更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等等。 例如,数据显示:在初中近视的学生中竟有约20%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近视了,这部分学生遭受霸凌以及重度霸凌的比例分别高达84.1%和7.8%;而家长能准确掌握孩子视力情况的比例则分别下降到了73.2%和3.3%。可以说差距非常之大。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 这两部电影都是在讲中学生遭遇校园霸凌的事情,而其中的故事背景却不谋而合,就是两位主人公都是生活在单亲(只有母亲)的家庭里,而且母亲的职业都很“不堪”,对孩子的照顾、关爱也少之又少。 电影本就源于生活,《少年的你》便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当孩子许多琐事都不被关注,甚至被打都没被发现,也没有人做出任何反应,这就等于给了施暴者一个信号: 就连最亲近的家人都不关心和帮助他,这个孩子可以任意被欺负和践踏,因为这样做,我并不会受到惩罚。 《自卑与超越》中说,被忽视的孩子,当面临生活问题时,他总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自己应付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并且认定:“我就算说了、做了也没有用,因为没人在乎我……” 缺失的爱,让他们没有力量自救、更不会求救,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任其霸凌,愈演愈烈。 02一味被要求听话的孩子 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64%的孩子被霸凌后选择沉默,不向父母、老师求救。当事情发展到极其恶劣,问起最初的原因时,他们几乎给出了一致的答案:被霸凌者的恐吓控制住了。 他们认为,我要听话才能存活,才能免遭更严重的伤害和痛苦。而这样的孩子,多半都有着相同的家庭养育环境:“一味被要求听话”。这样的孩子,在与父母长期反复较量的成长过程中,领悟出一个道理:面对强者,为了避免更严厉的惩罚、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就得妥协和听话。 随着他长大,比他强大的人物会不断发生转变,由父母变为老师、变为领导、甚至变为班上很厉害的同学。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被校园凌霸或是性侵的孩子,不敢反抗。 因为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自动切换为与生命之初第一个强者——“父母”相处的模式,有冲突就妥协。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在家屡战屡败、被打压到不敢反抗的孩子,出门能生出巨大的勇气拒绝另一个厉害角色(孩子眼中的)。 03不被尊重的孩子 如果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尊重,那么孩子很难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最常见的: 被小朋友抢走玩具很生气,父母:“别那么小气,大家都是好朋友,让小朋友先玩会儿。” 被邻居哥哥恶作剧揪小辫子发脾气,父母:“哥哥逗你玩呢,怎么这么较真。” 孩子有最天然的感受力,如果他的原始感受是权益被侵犯,而父母却总先入为主的替孩子做出“没关系”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决定。那么给孩子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我的感受不重要。 他就会偏向于习惯忍耐,这其实相当于变相鼓励“欺凌”。等孩子真正受欺负的时候,他甚至会想到父母的“教导”——忍、躲、不跟他们计较。 但通常,孩子忍了,对方却不会见好就收,反而会变本加厉! 如果从一开始父母就尊重孩子天然的感受力,那么孩子就会很有底气,在刚开始感觉被侵犯的时候,他就会严肃的拒绝,制止更严重的欺凌发生。哪怕对方的行为不是故意的,也不要一直跟孩子强调没关系,只要孩子心理上有不舒服,就应该认同他,开导他。 让他知道,他的每一个感受你都很在乎。 04不被聆听的孩子 很多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方式——孩子一开口,如果是好消息那自然高兴,如果有负面消息,就忍不住教育甚至批评。 什么?有人打你了?他道歉了没?你打回去没? 什么?老师今天让你罚站了?老师也是为你好,你别总是调皮捣蛋。 孩子也很聪明啊,久而久之,知道你专爱听好消息,他很快就能学会报喜不报忧。这就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长期被凌霸的孩子不会采取看上去最简单的自救方式——告诉父母! 因为很多时候,告诉过父母,他们不听啊,不仅不听,甚至还要被教训!另一种不被聆听很隐性,那就是跟孩子不同频: 同桌总是说你胖?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你要自信点!别理他、咱不跟他一般见识。 楼下爷爷说你没有弟弟聪明?你管别人说什么,你得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别人说啥信啥! 这些评价,孩子听完明明很在意,你却告诉他别在意。听上去是开导,其实是无意中忽视甚至蔑视了他的感受。 开导也需要同频,不妨告诉孩子:被这么说很难过吧,想哭就哭,妈妈陪着。 哭完了再告诉他:虽然别人那么说,但是妈妈不认同那个评价,妈妈觉得你胖得很可爱,妈妈觉得你跟弟弟各有千秋,他擅长记忆,可你擅长表达。 智慧的父母都是先真诚地倾听,而不是急着去否定、去评价、去教育、去讲道理。 被聆听的孩子,才会有自己的主张,也才愿意把他的经历分享给你听。 校园霸凌无法彻底断绝,但可以防患于未然;重度霸凌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可以通过父母及时关注来尽早断绝。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正确养育,愿每一个孩子都远离霸凌。
* C: ]6 [/ y) N# i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