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79|回复: 1

[育儿心经] “便便必须自己冲,谁冲跟谁急!”宝宝秩序敏感期,一定要做好3件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6-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家里有一个强迫症宝宝是怎样一种体会?
    拿我家凡凡举例,那简直就是,“唯我凡独尊”啥事都必须按照我凡想法来做:
    出门进门流程不能错,不然就嗷嗷的;
    上楼必须她按电梯,不然就嗷嗷的;
    我不能穿他爸拖鞋,不然嗷嗷的;
    东西她放哪儿就必须放哪儿,不然也嗷嗷的.....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嗷嗷的...好吧,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令人头大的宝宝“强迫症”。
    先吃颗定心丸:这不是病,是咱家宝宝迎来了重要的“儿童秩序敏感期”!
    常见于1.5岁到2.5岁期间,有的甚至持续到3-4岁。
    01
    秩序敏感期2大特点
    通过上面几个“嗷嗷的”,大家应该也已经发现,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一般都会一些标志性特点,总得来看就是:
    1)对特定物的归属,极度敏感
    小美4岁了,每次喝水都用自己喜欢的那个粉水壶,一次上幼儿园走得匆忙,爸爸忘记给小美装水壶了,结果老师说,小美一天都没喝水,给她接好她说:
    “这不是我的水,我才不要喝呢。”
    回到家,爸爸口渴的厉害,拿起小美的粉水壶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正要喝,小美大叫:
    “啊!那是我的水,爸爸不能喝!”喊完就哭了起来......
    爸爸赶紧把水再倒回去,小美的情绪这才稍微缓和点。这还不是最让人抓狂的。
    刚开始如厕训练的时候,小美拉完便便,谁都不能按冲水键,只能她自己按,她要和便便说拜拜,目送便便被冲走。
    如果你没有,能把冲走的粑粑再原封不动地变回来的超能力,那最好别挑战。
    2)追求完美,对物品有刻板要求
    小石头马上就3岁了,前两天最喜欢的衣服,突然说啥也不穿了,原因是掉了一个扣子。
    觉得这件衣服不是他之前那件了。甚至连穿衣顺序,也必须按他的“规矩”来:
    先穿袜子再穿裤子,要是顺序反了,小脾气就上来了。
    对于玩具摆放的位置,小石头也有自己的想法。
    奥特曼必须摆在电视下面,“豪车”必须停在客厅,小熊必须躺在床的内侧,且要盖好被子......
    还有的孩子,脱了鞋子一定要摆得整整齐齐;穿鞋也一定要“完美”,没穿好就会脱了穿穿了脱,直到心里觉得可以了才肯结束。
    02
    秩序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通俗讲,秩序感对孩子意味着成长和安全感。蒙台梭利认为: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秩序的“固执”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
    同时,孩子会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智能也因此逐步建构。
    《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秩序感,它与外部环境体验有关;
    另一种秩序感是内部秩序感,它可以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同部分及其相对位置,也可称为“内部定位”。
    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敏感性,这种秩序敏感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开始出现了,有时婴儿甚至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就能看到。
    分享一个书中谈到的有趣例子。
    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跟爸妈长途旅行回家后,开始无端失眠和反胃。一到晚上就痉挛、抽搐,大哭不止。
    全家人轮流照料,也请了医生诊治,但完全不奏效。蒙台梭利也参与了孩子的诊治,她注意到一个细节:
    他们旅行中住的酒店,有带栏杆的婴儿床和特殊的食物,但回家后孩子和妈妈睡,这些都没了。
    于是蒙台梭利尝试用两个枕头摆成垂直的护栏状,在大床上隔出一个小床的样子。
    结果孩子一看就停止哭闹了,滚到小床里,很快就睡着了,此后再也没有发病。
    很显然,睡在大床上的孩子,失去了床栏杆给予的支撑感。这让孩子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失调和痛苦。
    所以,我们会说,孩子的秩序感会带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相反,秩序一旦被打乱,会带去严重的混乱和不适。
    只有当孩子有了良好的秩序感,自我形成才成了可能,孩子的内在也将是和谐的。
    往长远看,秩序感发展好的孩子,做事情更有条理和规矩,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
    相反,秩序感发展不足的孩子,常常需要有人不断督促和提醒,做事情东一脚,西一脚,生活混乱没有规律。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呢?
    孩子的内在秩序,通常是无法改变的,那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但它需要外部秩序的配合。
    因为孩子在群体中生活,必然会接触到外在秩序。
    03
    抓住秩序敏感期
    培养好习惯
    1.非原则问题,选择顺从孩子的需求
    只要孩子的“执拗”和原则问题,安全问题无关,没有触犯公共道德标准,不危害他人,
    我们不妨接受孩子要求的“一致”,顺从孩子的需求。
    东西要自己拿、衣服要自己穿,电梯要自己按......Let it go~
    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他也将收获自主的快乐。
    2.帮孩子建立外部秩序感,内化规则
    首先,尽量减少频繁更换家中摆设的频次,有助于孩子适应家的环境。
    其次,需要我们明确告诉孩子,家中各种大小物件,衣服、鞋子、水杯等等应该放在哪里,
    什么可以碰,什么不能动,可以碰的东西,用完要物归原“位”......
    再者,还要告诉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比如:
    饭前要洗手,睡前要刷牙,进屋要敲门,收到礼物要“谢谢”,做错事情要道歉......
    以上,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千万别忽视了“榜样”的力量哦。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帮孩子建立外部秩序,内化规则。
    绘本推荐:《排队啦,排队啦》《亨利的地图》《我遵守秩序》《好习惯绘本》《爱上幼儿园系列:幼儿园里守规则》
    3.发现孩子犯错,温柔且坚定的纠正
    如果孩子有错误的“秩序”需要纠正,或者在纠正过程中出现“反抗行为”,比如大哭大闹,朋友们,一定要稳住,调整好气息。
    不要因为受不了哭闹,中途妥协,这会让孩子认为“我只要哭,就能被满足”,更不利于秩序和规则的培养。
    那该怎么办呢?
    温柔坚持的设立好边界,看见并回应孩子的感受,然后去重申和强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让孩子在感受爱和尊重的同时,也会清楚明白父母可接受的行为界限。比如:
    事件:马上要吃饭了,孩子想喝牛奶,妈妈不给孩子就开始哭闹。
    应对方法: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告诉孩子:
    “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喝牛奶,但是我们马上要吃饭了,你喝了牛奶就吃不下饭了,知道了吗?”然后走开。
    等孩子不哭的时候,走过去告诉孩子,“以后再用哭闹、尿裤子的方法,威胁妈妈是没用的。”
    直到孩子意识到,妈妈是认真的,这时规则正在改变或形成。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
    (爸爸妈妈加油啊)
    看到这里,大家不必因为某一次没有教育好孩子而自责,
    因为,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更像是一份漫长且需要耐心的事业。
    所以,不如让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爱和敬畏,一起静待花开吧。

    9 I" Y( i: S. t, f. x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6-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4-28 00:31 , Processed in 0.263828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