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糖多的坏处,常爸就不多说了,想必各位家长打自己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就已经听到耳朵里长茧了。 变胖、变笨、龋齿……在吃糖多的种种负面作用下,“少给孩子吃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共识。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英国父母倾向于控制孩子的糖摄入量,而且他们在给孩子选择饮料时,首选无糖饮料。 家长们的控糖意识增强,自然是一大进步。不过,常爸想跟大家强调的是,“无糖”≠0糖。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无糖食品”的定义为: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具体到不同评价维度,以液体食品为例,可以细化为: 含糖量≤0.5g/100ml 能量≤17千焦/100ml 热量≤4千卡/100ml 这也意味着,只要含糖量低于0.5g/100ml或0.5g/100g,厂商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标注“无糖”两个字。 同时这也代表着,即便饮料的外包装上写着“无糖”两个字,也不能把这样的饮料等同于白开水,可以随便喝。 更何况,有些饮料品牌为了增加销量,和消费者玩起了文字游戏,例如今年4月某网红饮料公司的致歉信,就让网友们纷纷炸了锅—— 原来一直声称“无蔗糖”的饮料,好像很健康,但其实不代表“无糖”,虽然没有蔗糖(白砂糖),但依然是有乳糖、果糖等其他糖的。 据报道,这款乳茶里,加入了结晶果糖,这是货真价实的糖(不是代糖),在宣传时说是“0蔗糖”的确是没有错,但也的的确确是智商税——果糖是比蔗糖廉价的“平替”,采用果糖只是成本低了,坏处一点没少! 所以,想买糖含量低的饮料,真的不能只看外包装上有没有“儿童”“无糖”“0蔗糖”“0能量”几个字,或者觉得配料表上没有“蔗糖”“白砂糖”就觉得是无糖产品。 事实上,在无糖的幌子下,隐形糖也比比皆是。到底该怎么揪出这些隐形糖呢?今天,常爸就跟刘医生一起,给大家介绍三个方法。 专|家|支|持 刘遂谦 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营养学专业硕士,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认证“临床执业营养师”。有丰富的儿科及孕产妇临床营养经验和婴幼儿及儿童营养指导经验,长期受邀为多家母婴杂志、网站、广播电台及母婴节目供稿、审稿、答疑、访谈、录制等,参与多本营养学专著及教材的中英文翻译及校译。 显形大法一:煮它,煮它 呃……第一个方法的确有点简单粗暴,但优势胜在“显而易见”。 看,下面这个记者,就直接在镜头前开火了。 实验的第一步,比较无糖饮料和有糖饮料。 把100毫升饮料倒入锅里,咕嘟咕嘟滚上5分钟。 等水分都蒸发了,剩在锅底的就是“隐形糖”。很明显,有糖饮料里的糖含量比无糖饮料高,但无糖饮料并非真的“无糖”。 随后,记者又煮了无糖奶茶,然后就得到了下面这张对比图,证明无糖奶茶里也有不少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焦糖化反应”,指的是糖在没有水分的情况下继续加热到熔点以上,糖就会发生脱水和分解以及褐变反应。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说服小孩子。 孩子想喝甜饮料时,就做这个实验,告诉孩子:“你看,有糖的饮料里糖分含量太高了。” 孩子想喝无糖饮料时,不妨也做这个实验,告诉孩子:“你看,无糖饮料里也有糖,不能喝太多啊!” 是不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要是找不着开火的地儿,该怎么说服娃呢? 下面咱们就介绍两个需要些知识含量的鉴别方法。 显形大法二:看配料表 正规的产品包装上,都会有配料表。并且,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监管很严格,配料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所以,想鉴别一款饮料里有没有糖,只要看配料表里有没有糖类家族成员就可以了。 不过糖类家族成员众多,如果一股脑放出来,估计十个有九个得晕。所以,常爸做了一张简单的图,让大家先了解一下糖的分类。 (点开看大图) 从大类上说,糖可以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两种。 别被术语搞晕了,大家只需要记住,“非游离糖”(也被称为“内源性糖”),是来源于天然食物中的糖,像是水果、奶类、各种薯类中的糖,对人体没啥危害。 而“游离糖”就没那么友好了,吃多了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还易导致肥胖、血脂升高等。世卫组织曾多次发文,呼吁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 “游离糖”里最出名的就是蔗糖、白砂糖,配料表里见到这两个名词,有糖这事儿就是妥妥的,常爸就不多言了。 今天,常爸重点跟大家说说那些不那么眼熟的“游离糖”。 第一类是,“果葡糖浆、果糖、葡萄糖”。 果葡糖浆最初是作为蔗糖的“平替”诞生的。因为蔗糖生产成本很高,价格昂贵,日本一个博士就发明了从玉米淀粉中提取果糖的技术,该项技术实现了淀粉糊精葡萄糖果糖的转化。因为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就称为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不易产生饱腹感,很容易让人摄入过量,导致发胖。 第二类是,麦芽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 麦芽糖由小麦和糯米制作而成,由2个葡萄糖构成,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快速升高血糖。吃多了,导致发胖那简直是妥妥的。 玉米糖浆,顾名思义,是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以麦芽糖为主的糖浆。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道酵素处理工艺,使得玉米糖浆中的一部分葡萄糖转变为甜度更高的果糖,就成了高果糖玉米糖浆。一听这名字,增肥效果就差不了。 有研究显示,较多摄入这两种糖浆,肥胖率和得糖尿病的几率都会大幅上升。 第三类是,蜂蜜、浓缩果汁、纯果汁。 这三种成分,乍一看似乎自带“纯天然”“健康”的标签,但事实上,他们也是世卫组织天天敲打的游离糖。 虽然蜂蜜一直被认为是“滋补圣品”,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吃多了一样会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问题。 而纯果汁的含糖量并不比可乐低,很容易过量饮用导致糖摄入量超标,而对于果糖不耐受的小朋友,还容易导致腹泻。 浓缩果汁,即果汁经过低温真空浓缩,蒸发一部分水分后剩余的部分,糖分占比也相当高。 说到这里,常爸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知识点:商品配料表里,成分排位越靠前的含量越高。 所以,如果蔗糖、果糖、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蜂蜜、果汁这些名词出现在配料表的前三位,不要被它们迷惑了,否则,你以为自己喝的是健康饮料,其实可能就是一瓶糖水。 显形大法三:看成分表 有没有糖,除了配料表里有显示,成分表里也能看出来。 红牌警告:能量 前面我们说过,“0能量”的一个指标就是: 能量≤17千焦/100ml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每毫升的能量值,只要低于17,基本可以判定为无糖或低糖。 此外,还可以通过能量计算出饮料里葡萄糖的含量。 比如,1g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约为16.7千焦,而1瓶300毫升的饮料,能量栏里写着180KJ/100ml,就可以这样计算: (180×3)÷16.7≈32.3g 由此可以计算出,该瓶饮料里的葡萄糖含量为32.3g。 红牌警告:碳水化合物 在碳水化合物一栏里,也能看出糖含量。 最直白的莫过于肥宅快乐水的营养成分表,直接把糖含量写出来了,几乎不用动脑,稍稍计算一下就知道整瓶饮料里有多少糖。 但是,大部分饮料的成分表都没有直接标出糖含量,而只写了碳水化合物,这时该怎么估计含糖量呢? 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有三大类:糖类、淀粉和纤维。 在饮料里,只要没有大量的淀粉或纤维,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糖类(最典型的就是上图中的快乐肥宅水)。 碳水化合物含量=糖含量=10.6g/100ml 所以,在不求精确的情况下,可以将饮料里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视为同义词。这下就明白了吧? 有人会问了,那配料表上没有“蔗糖”,也没有那些“隐形糖”,甜味从哪里来呢? 答案是:甜味剂。 就像下图某款产品里的赤藓糖醇、三氯蔗糖都是甜味剂,也叫代糖。 代糖,比糖还甜的“假糖” 因为有了代糖,才有了“无糖”“0糖”的概念。 代糖有甜味,但热量却是低的,而且人体吸收率很低,完美地契合了人们想要“好吃不长胖”的愿望。 举些例子,大家就知道代糖有多好用了。 木糖醇,甜度是蔗糖的90%,热量却只有蔗糖的50%; 甜菊糖,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热量却只有蔗糖的1/300; 三氯蔗糖,甜度是蔗糖的600倍,热量却是0。 更多甜味剂和蔗糖在甜度和热量上的对比信息,可看下表 (如何解读此表:比如第一行木糖醇和蔗糖的甜度对比是0.9,表示0.9:1,即木糖醇甜度是蔗糖的90%。)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无糖”饮料,指的就是非营养性甜味剂为主的饮料,比如常见的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甜菊糖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糖”饮料就能当水喝了。 目前,有研究认为三氯蔗糖会增加患癌风险,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有研究认为赤藓糖醇会导致肠鸣、肠胀气。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代糖对身体无害。 关于代糖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有害或无害尚无定论。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限量摄入。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最后总结一下。 本文重点 ●三大方法揪出饮料里的隐形糖: 开火煮,看锅底是否有糖浆 看配料表,请记住这个公式:果葡糖浆≈蜂蜜≈果汁≈可乐 看成分表,请记住这个公式:碳水化合物含量≈糖含量 ●真正的“无糖”“0糖”“0能量”饮料特征: 配料:三氯蔗糖、甜菊糖、赤藓糖醇等非营养性甜味剂 成分表:能量=碳水化合物=0 最后的最后,还是免不了老生常谈,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无糖饮料就是白开水、矿泉水。最好的甜饮,就是小嘴巴自己咀嚼出的果汁。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夏天到了,还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喝水、吃水果,少碰饮料吧! 9 F) X* t) {9 {$ @, |% J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