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029|回复: 1

[育儿心经] 不爱跟别人玩,就是不合群?孩子不合群的真相,80%的人都不知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5-1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C妈,我最近特别心烦,自己的孩子不爱跟别人一起玩。一次幼儿园班级有开放课,大人可以陪同上半天课,我发现,课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是三五个聚一起玩,只有我儿子一个人躲在一边静静的玩积木。
    我鼓励过很多次,但儿子总是不肯,会抵触,再强硬点,就大哭不止了。你说,孩子这样正常吗?我该怎么引导他融入其他孩子呢?
    的确,在集体活动的场所中,总会看到一两个孤独的身影,旁边小朋友嬉笑打闹越热闹,就衬托着这几个孩子越发的孤独,可怜。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不跟其他孩子打成一片,就是不合群吗?也许你误会了呢!
    1、社交发育规律使然,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你知道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不合群阶段”。这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领域,将孩子们一起玩儿,怎么玩儿划分成了很多类型。你了解了这个,可能会豁然开朗,发现自己误会孩子了。
    心理学家帕藤(Parten),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协同程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以下几种: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0-1岁:单独、旁观游戏:
    1岁之前的孩子喜欢自娱自乐,一个人盯着某个东西可以看很久,把玩一个玩具玩好久,甚至玩自己小手,也能玩得很愉快。他们可能更愿意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玩,对其他小朋友经常视而不见。偶尔可能看一眼,但也会很快回到自己身上。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确认”阶段,这是我的小手、我的玩具、我的妈妈。简单的说,他们自我认知都捣鼓不清,也无暇顾及他人,对社交没有任何需求。
    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引导他们去和其他小朋友们玩。
    1-2岁:平行游戏:
    1-2岁的孩子,能够慢慢察觉到周围有同伴的存在,会听、会观察小伙伴了。
    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和互动,仍然是各玩各的。
    这个阶段依然以自我为中心,他会不断地确认自己的物权意识,明确“我的”这个概念,所以这时候的宝宝会表现的比较自私。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要么就是即便看见也完全无视对方的存在,要么就是互相抢玩具。
    大概1岁半之后,有的宝宝会开始听和观察其他宝宝在干什么。从现在开始,可以有意识的给宝宝找一些固定的玩伴,或者找一些跟年龄相仿的宝宝共处的机会。比如去早教课或者社区活动中心,让宝宝体验和适应同龄人在身边。
    这便是早期社交能力的萌芽期。
    2-4岁:协同游戏:
    2-3岁的时候很多宝宝的社交都会向前迈进一大步,他们终于意识到了,身边那个小伙伴的存在。
    跟同龄孩子共处的时候,他们不再限于观察,而是会开始模仿其他孩子。
    2-3岁的孩子会互相模仿,比如:
    一个小孩在玩滑梯,其余相仿的孩子也会跟着做一样的事;
    一个小孩挖沙子,其他小孩也凑一起挖沙子;
    他们开始互动,有了简单的交流,交换玩具等,但一般还是各玩各的,缺少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不会合作玩耍。
    3岁之后,孩子们才会真正意义上的“一起”玩耍,同时也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当小伙伴需要一根蓝色的画笔,刚好他有的话,他会主动给对方,这就是协同玩耍,但是,他们可能依然不会合作,不会共同去完成一副画作。
    4岁+:合作游戏:直到4岁,孩子们才会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来合作玩耍,他们会合作搭一座城堡、一起玩扮家家。
    每个孩子都要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游戏才能继续和完成。有的宝宝是指挥者,有的宝宝是追随者。很多孩子从这个年纪开始,有了“好朋友”的概念,从众多的小伙伴中,他知道了谁能跟自己玩得来。一般而言,4岁以上的孩子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交需求。
    由此可见,不同年龄段对应的游戏种类是不同的,孩子从一个人玩到一起玩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年龄只是一个大概划分,不同的宝宝发育有早有晚,但是基本都会遵循这样的规律。有的时候不是宝宝不合群,只是人家还没到时候呢!
    2、性格表现使然,孩子本身就喜欢独处
    除了孩子本身的发展特点外,还有一类娃,他们会主动选择远离群体,享受独处。前两天日常小区遛娃,CC一下楼就直奔她们的老根据地了。楼下搬来的新邻居,正陪着自己的娃拿着小石头画画。就闲聊了几句。
    邻居说:“你家娃真活泼!多省心,你看我家娃总是自己的一个人玩,也不去交朋友,可愁死我了。”我看了看正自说自画的邻居娃,邻居娃也正好在看我,对我说:“阿姨,我画了一个大房子。”
    回应了邻居娃,我便说道:“性格使然,你家娃自己也玩得很好啊!”这绝非我敷衍式回答,画画对于邻居娃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当然邻居的焦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谁看到别的孩子三五成群,自己娃缩在角落闷头画圈圈这一幕都会不舒服。但其实吧,不舒服的也只是我们而已。
    对于邻居娃这样的性格来说,自己画画,捡石头,这就是她适应新环境的一个过程。需要通过行为上的表现:独处一段时间,来让自己恢复精力,融入新环境。如果你强迫他去尽快跟人打成一片,大人的确“欣慰了、舒服了”,那孩子反而被打破了自己的节奏,变得难受了。
    《告诉世界我可以》中,就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叫甜心。甜心内敛可爱,是个喜欢安静的女孩子。妈妈面对女儿的安静,一心想去改变。
    于是为女儿精心策划了一场派对:邀请朋友,准备甜点,甚至让女儿背下了派对的开场词。然而,甜心虽然听从了妈妈的安排,但并不感到快乐,脸上没有出现过笑容。
    这场派对倒像是其他人的狂欢,跟她没有啥关系。甜心妈妈就是典型的“白费力”操作,大人自己心里是舒服了,孩子却被越推越远。你在努力的花心思、出主意、做引导,想帮孩子融入,想帮她解决问题,可实际上,孩子根本没问题。
    反观我们成年人,有些人就是无友不欢,身边没人就觉得空落落、无聊、烦闷,急需融入人群寻求归属感;
    但有些就是享受独处,喜欢自我消化、自娱自乐,把他硬推进人群,他反而社恐。
    我自己就是这样,除了家人和几个亲密的朋友,人多的场合、尬聊的局面,都让我心生局促。需要许久才能融入,甚至有些曲终人散也未能融入,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孩子自己能玩得很好,能够正常表达自己的感受,能正常与人交往,就算不会深交、不会三五成群亲密玩耍,也没有问题。不必太过于担心,更不必强行去逼着孩子融入集体活动,这样反而会破坏孩子独处的能力。
    大千世界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谁又能说谁的性情更高贵,谁得性情更可怜?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试着接受他的与众不同,更好的理解他,给他足够的时间。

    2 b8 Y0 U- H- t; W: K  b: E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1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5 18:32 , Processed in 0.218316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