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6450|回复: 1

[其他] 《心灵与认知文库》上新 | 《知识与信息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4-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
    《知识与信息流》
    知识与信息流
    [美] 弗雷德·I.德雷斯克 著
    王世鹏 高新民 译
    商务印书馆2021年3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在自然主义立场上利用信息理论来解释知识、内容和意义的经典之作。作者认为,传统的知识定义存在缺陷,应当用知识的信息论说明取而代之。于是,作者从信息的数学理论起步,发掘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内在联系,试图阐述一种可用于认知和语义研究的信息语义学理论。根据信息语义学理论,作者回应了知识论研究中的诸问题及怀疑论的挑战,对信念、概念、内容、意义等基本概念做了细致分析,并最终说明人这样一个复杂的物理系统何以能够处在有意义的状态当中。因此,本书实质上是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对人类心灵进行解释的一次探索,为心灵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简介:
    弗雷德·I.德雷斯克(Fred I. Dretske,1932—2013),美国哲学家,曾执教于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以自然主义知识论和心灵哲学研究闻名于世。1994 年获得珍·尼科德奖,200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他对信息理论做了创造性研究,提出了“信息语义学”,开辟了对知识、意义、认知和行为进行自然主义解释的新路径。代表作有《知识与信息流》(1981)、《解释行为》(1988)、《将心灵自然化》(1995)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译者简介:
    王世鹏,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心灵哲学、形而上学和比较哲学。代表作有《信息与心理内容》(2016)、《东西方心灵哲学比较研究》(2020)等。发表论文20余篇。
    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形而上学、心灵哲学、比较哲学等。代表作有《现代西方心灵哲学》(1994)、《心灵与身体:心灵哲学中的新二元论探微》(2012)、《非存在研究》(2013)、《心灵哲学的当代建构》(2019)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用物质的面粉能不能烤出心灵的面包?哲学家弗雷德·德雷斯克的回答是能!
    心灵是这个物质世界中最神秘的堡垒,热衷于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们前赴后继向这个神秘堡垒发起勇敢冲锋,信息正是他们当前紧握在手的锐利武器。解释心灵,兹事体大。中国古人曾这样描述心灵:若言其有,不见形质;若言其无,妙用无穷。心灵的妙用关系到人之为人的根本。离了心灵的妙用,我们只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芦苇,只是无意义的物质世界中的渺小一部分。就此而论,心灵必不可少,因它是无意义的赋义者,是物理世界中无处安放的宝藏。太初有信息,而后有心灵,其间经历了什么?世界本无意义,心灵为世界赋义,其运作机制究竟如何?像大脑这样纯粹物理的系统,何以能够处在有内容、有意义的状态当中?如果人不过就是复杂的物理系统,就连心灵也是物质的,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把人看作是别的什么东西?
    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真正的勇敢者的事业,《知识与信息流》是对这项勇敢者的事业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作者从对信息的讨论起步,指出了人们对于信息概念的种种误解。人们通常认为信息有赖于智能生物的解释作用,但这实际上是对信息和意义的一种混淆。信息是客观的东西,意义则不是;意义是人造产品,信息则是原材料。只有让信息的产生、传输和接收都不依赖任何解释过程,我们才有可能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框架内说明认知系统何以能够由低阶的、物理的信息处理机制发展而来。为此,作者借助信息的数学理论,发掘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一种可用于认知和语义研究的信息语义学理论。
    根据信息语义学理论,作者回应了知识论研究中的诸问题及怀疑论的挑战。传统上,知识被认为是一种被辩明了的真信念。知道s是F,就是一个人的(真)信念s是F被完全地辩明。作者认为,传统的知识定义存在缺陷,比如“辩明”和“信念”都是没有说清楚的概念,因此应当用知识的信息论说明取而代之。知识被等同于由信息引起的信念,而信念本身也会被分解成它的信息要素。对于知觉知识而言,K知道s是F,就等于K的信念s是F,是由s是F这一信息引起(或者在因果上支撑)的。
    那么,什么是信念?我们可以用信念这个概念把真正的认知系统和单纯的信息处理器区别开来。比如录音笔会接收、处理和储存信息。但是与接触到相同声音信号的人类主体不同,录音笔没有能力把信息转换成具有认知意味的东西。录音笔不知道我们通过使用它而得以知道的东西,原因就在于它接受的信息既不产生也不维持一个适合的信念。少了对信念的说明,对知识的信息论说明就不完整,因此,信念和意义就是作者在本书最后一部分所讨论的内容。如果物理系统有能力形成概念,并因此有能力持有真信念和假信念,进而有能力表征和错误表征周围环境,那么,有资格作为信念和表征的这些内在结构,就一定会发展出来。
    本书的工作是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一次重要实践,是以信息为基础解释心灵的一次重要尝试,为心灵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
    3 z  Q; u9 w7 |' v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2 09:26 , Processed in 0.226939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