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或许都碰到过这样的难题: 别的小朋友想玩自己家孩子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想吃自己家孩子的零食,孩子怎么都不愿意。 我也曾看到过一个极端的情况,孩子老吃独食,不愿意别人吃自己家的东西。 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妈妈洗好水果。 刚端上茶几,孩子把水果直接端走了。 妈妈很懊恼,她问我: 孩子怎么会这么自私? 要怎么让孩子更爱分享? 其实,这只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更是需要父母智慧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 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女儿的一次经历。 春节期间,一家人看着电视。 她剥了一个橘子,女儿就在一旁眼巴巴等着。 可她没有立刻满足孩子,而是给了女儿一瓣,说: “给爷爷送过去。” 女儿看看手里的橘子,又看看她,眼里都是不舍,也挪不动脚。 李玫瑾严肃起来: “如果不给爷爷吃,我就不给你了。” 女儿没办法,给了爷爷,爷爷特别高兴,亲了他一下。 迈出第一步,尝到了甜头,女儿开始学会了分享。 紧接着,她给了奶奶、姑姑、爸爸。 李玫瑾手中只剩下最后一瓣橘子,她没有吃,而是给了女儿。 没想到,女儿拿起那一瓣,就搁到了李玫瑾嘴里。 李玫瑾及时反馈,说: “真乖!” 于是,又剥了一整个给孩子。 虽然是件小事,却包含了教会孩子有能力分享的重要因素。 想要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状态,走向更宽广的世界,首先要学会这三个基础。 分享的前提,是物权意识的建立 学会分享,有一个前提,就是“物权意识”的建立。 什么是物权意识呢? 1岁的孩子,被抢了玩具,可能吓一跳,撇撇嘴,一会儿就忘了。 2岁的孩子,被抢了玩具,就可能开始动手,大哭大闹,演变成一场冲突。 这种变化并非是孩子变得自私了。 而是2岁以后,孩子有了“物权意识”,逐渐理解到“我的、他的、大家的”。 这时,孩子会开始说“我的”,比如他会觉得: 玩具是我的,零食是我的,妈妈是我的,爸爸是我的,全都是我的。 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不是成年人所理解的“自私、任性”等道德标准。 想要教会孩子分享,就从此开始。 ● 首先,我们也需要扩大孩子对世界的认识,理解“他的、大家的”。 李玫瑾谈到自己的孩子,5岁前后会和大人一块吃饭。 她给孩子立了一个规矩:“大人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先吃饭。” 为什么这样做呢? 李玫瑾说,孩子4、5点放学,就开始饿了,可我们家吃饭一般在6点左右。 “饿”这个小小的痛苦,能帮助他体谅别人的痛苦。 同时,也能帮他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家,我们是一个整体,在心里面有“别人”。 后来,爸爸没回家时,孩子都会帮爸爸拨出一份饭菜。 ● 其次,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捍卫“我的”。 林静的孩子刚刚3岁,小伙伴来家里玩时,一碰到他的玩具车,他“哇”一声就哭了,怎么哄都没用。 等孩子平静下来,林静问:“你为什么不想和他一起玩呀?” 孩子这才说: “我怕他玩了,不还给我,幼儿园就有人这样抢我的玩具,老师都说要分享,我才不要。” 你看,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总被成年人道德绑架着分享。 他们从没真正拥有过属于“我的”东西。 于是,在不安之下,更加拼命地抓住手中的事物。 其实,只有真正拥有过,才会主动分享给别人。 那,如何帮助孩子捍卫“我的”呢? 当孩子说“这是我的”,你就可以回应到: “对,这是你的。” 当你想吃孩子的零食,想玩孩子的玩具,你也需要尊重他,先征求他的同意: “妈妈也想吃,给我吃一口可以吗?” 想让孩子分享,先从拒绝分享开始 一位妈妈在Fackbook上谈到自己的一个经历: 当我跟儿子Carson走进公园的时候,至少有6个小男孩向Carson走过来。 而且都要求他将自己的变形金刚,乐高小玩偶和玩具卡车分享出来。 很明显,面对这些要求Carson有些不知所措,而且当那些孩子靠近他的玩具时,他还会把这些玩具护在胸前。 然后,Carson看向了我,显得很困惑。 于是,她跟儿子说: “Carson,你可以跟他们说不,只是拒绝就可以,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说。” 当儿子说完后,其他家长向她摆出了臭脸,说他们“没礼貌”。 她仍旧坚定地告诉其他家长: “他不是必须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来,他已经说了不愿意。” 能够允许孩子拒绝分享,考验的不仅仅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还有家长坚定自我的勇气。 你会发现,很多成年人强迫孩子分享,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是美德,而是他们怕丢了面子。 当孩子拒绝分享时,他们急于找回面子,通过指责、威胁、惩罚的方式强迫孩子。 比如:“你怎么这么小气啊!” 比如:“你怎么都不知道让让弟弟!” 再比如,不征得同意,就把孩子的玩具送人。 这就像同事走到身旁,拿起你的早餐吃了一口。 你一生气,他还说: “你怎么这么小气啊!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气不气? 但“讨好型”的成年人,并没有勇气维护自己的边界,反而会说:“那你拿去吃吧!” 如果,你因为这种“我不想,但我必须”的讨好行为常常觉得憋屈。 那么你在教会孩子分享之前,要记得自己先学会拒绝。 如此一来,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学会拒绝,不卑不亢地面对他人。 当孩子有权力决定是否分享,才有可能学会真正的分享。 而不是发展成为一种“讨好”的行为。 分享的基础:互利互惠 我曾经刷到一个短视频。 一岁半的小女孩独自面对面前的美食,被妈妈叮嘱“一定要等妈妈喔,等妈妈回来再吃喔。” 于是她乖乖坐在凳子上,等着妈妈回来。 可面前的零食实在太诱人了,她实在是太想吃了。 她动手摸摸,用嘴巴舔舔,但是还是忍住了没吃。 因为,她记得妈妈说过要等她回来一起吃。 视频最后,她等到了妈妈回来,而且还把自己零食分享给了妈妈。 在视频中小女孩墨墨妈妈说: 孩子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我身边超过12小时以上。 孩子在三岁前,要尽可能不设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建立起亲子间的早期依恋。 之后孩子才能建立起对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人,很难有能力去分享。 这是第一点,延迟满足和分享的关键,是即时满足。 所以,我们和孩子沟通好之后,一定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是能够分享的心理基础。 其次,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关键是:帮他感受到收获。 我们都知道: 分享的本质其实是“互利互惠”。 而关系,就在这样的来来往往中建立起来。 大人明白,可小孩子很难意识到呀。 最初,分享在他们眼中往往就等同于失去。 就像李玫瑾让孩子给爷爷一瓣橘子,孩子最初不愿意。 可爷爷收到橘子,立马亲了他一口。 李玫瑾再夸到:“真乖!” 给孩子剥了一整个橘子。 这就是两个非常及时的正反馈。 帮助孩子学会“互利互惠”,有三个小方法。 ● 鼓励大家分享,及时肯定。 当孩子分享出自己的玩具,可以鼓励对方也进行分享。 一个人拿出一个玩具,另一个人也拿出一个玩具,大家都有了两个玩具玩,这就是非常直观的收获。 ● 教会孩子确立规则。 小朋友之间其实也如同一个小社会。 有的孩子可能只索取,不付出,甚至还会威胁: “你不给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这时,我们帮助孩子学会制定自己人际交往的规则。 你可以教他跟对方说好什么时候还,如果不还的话怎么办。 如果对方不遵守规则,教会他自己也有权力说: “那我也不跟你玩了。” ● 帮助孩子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 当孩子遇上拒绝分享的孩子,可能会说: “以后我也不要分享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分享对建立关系的好处。 你可以说: “他不跟你分享,你就不喜欢他了,对不对?” “你看,大家都喜欢和能分享的朋友一起玩,分享并没有错,只是有的小朋友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分享。” 有的人认为,教会孩子“分享”,是为了某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美德。 其实,不如让这些假大空的“美德”退一步。 分享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教会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这世界还有别人,还有规则。 帮助他在许许多多的情境中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 然后通过这种双赢的方式,跟这世界更好地相处。
& R* I4 \! K: z% J) A+ f8 [' a- E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