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健康媒体都喜欢刊登《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中风》这类的文章,通过介绍一些所谓的“卒中前兆”告诉我们如果出现突然的头晕、眩晕、肢体无力、双眼黑矇等症状,尤其是从卧位到立位时出现上述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卒中的可能。卒中预防其实没这么简单。 一、缺血性卒中的定义及危害 卒中,我国传统医学中称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急性脑损伤、脑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疾病。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卒中可分为两大类型: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由其他部位脱落的血栓阻塞脑血管,后者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 图1、缺血性卒中(左)与出血性卒中(右),图片引自dxline.info 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经济水平发展,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等急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以心脑血管事件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则取而代之,成为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的心血管事件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1)卒中是主要死因,与西方国家和南亚国家多以心肌梗塞作为头号致死性心血管事件不同,在东亚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年龄标化后的死亡率中,卒中均显著高于冠心病;(2)缺血性卒中是主要类型,根据我国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缺血性卒中占我国的所有卒中案例的69.6%-70.8%;(3)发生卒中后致死致残率高,对住院急性卒中患者的统计显示,一年内病死率在15%,总体致死/残疾率在33%左右。考虑到大量患者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和住院治疗,真实的致死致残比例还要更高。 图2、不同国家中每万人中死于卒中(绿色)与死于冠心病(红色)的人数对比 由图2可见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卒中死者均多于冠心病,中国的卒中死亡人数约为冠心病两倍[2]。 二、自我风险预测很重要 网传的所谓的“卒中前兆”——头晕、眩晕、肢体无力、双眼黑矇等症状,和一些“卒中前兆”的研究,例如2015年日本学者对1400名中老年人的测试发现,无法长时间单足站立,尤其是那些无法持续20秒的受试者,在后续的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脑血管病变的概率显著升高[3]。这样的说法和研究都有一定道理,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头晕、无力症状除了卒中,在其他很多疾病中也可出现,缺乏特异性,二是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往往已经提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血管病变。 实际上,比起主观性较强且缺乏特异性的症状,通过风险模型预测卒中风险才是更准确的方法。风险模型预测是搜集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数据,统计具备某个因素的人群发生卒中的比例,从而计算出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卒中的风险概率。使用时只要按照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表或将相关参数输入公式,就能很快得到个体发生卒中的风险水平。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就是其中代表。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科学家们也与时俱进地开发了用于预测风险的APP,例如可以从谷歌应用商店下载的Stroke Riskometer,目前软件只有英文版本,只需要回答二十个简单的问题,软件就会给出风险水平,还会告诉你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卒中风险。 图3、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 三、控制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卒中一旦发生,逆转病情发展极为困难,即使患者大难不死从急性期中存活下来,往往也会留下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瘫痪等长期并发症。因此,虽然在卒中发生以后及时诊断、治疗很重要,但更好的办法是在卒中发生之前就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制订的《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指出:除了年龄、性别、种族这些无法改善的因素之外,目前已经发现了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不均衡膳食、缺乏身体运动、肥胖等十余种可防可控的卒中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能够极大地降低卒中风险,例如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可降低64%的卒中风险,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经过治疗,可使脑卒中的风险下降42%。而我们经常听说的各种食疗养生偏方目前都没有得到科学证据证实,像“每天喝XX药酒可舒筋活血”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增加卒中风险。 总之,卒中危害巨大,一旦发生,治疗非常困难,简单易行的风险评估和个体化的危险因素干预才是预防卒中的科学方式。 M6 a# Z7 k. n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