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古角在老南通城也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那时因为在丁古角的北边,穿过人民路就是南通电影院,而丁古角的南边,出巷口向西五十米左右就是新新大戏院(文革时改为东风剧场),每当电影一散场,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观众都会借道丁古角穿行。我小时候去新新大戏院看戏、去海潮浴室洗澡、去长桥商场买东西,大都是走丁古角的,因为从那里穿过去是最近的路程。 丁古角的热闹还有个原因就是在巷子的北头有个雪园面店(文革期间好像叫红卫面店),那里的生意可火了,吃碗面往往也要排队,从早晨开始一直到半夜打烊,始终是顾客盈门,我们家有个老邻居就喜欢到那里吃头汤面,我也会经常去那里去吃碗面条或是一碗馄饨。而在丁古角与仓巷交界的巷口,有一家点心店,那家点心店做的烧饼、缸爿也不错。 丁古角有家豆腐坊也是蛮有名气的,每天早晨去的早的话还可以买到生的豆浆回来自己煮。那家豆腐坊做豆腐是用驴拉磨来磨的豆浆,有时候我们也会在豆腐坊门口看那老驴拉磨,那里做的豆制品好像也是放到市场里卖的,记忆中很少直接在豆腐坊买过豆腐之类的豆制品。 丁古角也与好多条巷子连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其中段与其相交叉的巷子是仓巷,我家原来有个小店在南大街上,也就是在南大街仓巷口向南边一点点,有时为了抄近路,就从丁古角过去,这样从仓巷走到南大街是最近的路程。中学时我有好几位同学住在仓巷,有几位同学住在仓巷同一个大门堂里,而走进这个大门堂却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从仓巷进去,大院的后门就在与仓巷北边平行的一条小巷里,这条巷子我不记得叫什么巷子了,西边可以通到利民坊,出了这条巷子东头,就是丁古角的豆腐坊。 丁古角里还有个老虎灶也是我经常去的,那时家里的煤炉烧水来不及,就会提着热水瓶或是箅子(bì zi南通话音,一种用锡做的烧水壶)去打开水,一分钱一水瓶,二分钱一箅子(bì zi)。假如你买他的水筹(用竹片做的,大概3、4公分长,1公分左右宽),是一角钱买十一根水筹。那个老虎灶的生意很好,每次去打开水都是要排队的,打水的人都依次把水瓶放在老虎灶前的台子上,水开后老板就用大漏斗放在瓶口上,用水勺舀水,基本上老板一勺灌一瓶,不会有什么偏差。 其实我家早先在丁古角里有一间半的老宅,是我祖父的父亲留给两个儿子的,三间朝南的房子,两兄弟一人一半。到了我父亲这一辈时,因为家里人口多了,这一间半房实在是住不下,也就搬到其它地方住,那一间半房始终用于出租。后来家里兄弟姐妹多了,都是靠父亲一人工资养活,母亲就在南大街租了一间很小的店面,专门为顾客加工旧绒线翻新贴补家用,店面房的房东住我们家丁古角的一间半房,我们用房东的南大街店面房,两不付租金。后来我母亲参加了绒线加工合作社,小店也不开了,店面房还给房东,而房东也不住我家的房子。当年我堂叔也继承了另外一间半房子,他要结婚房子也不够住,就提出要我们家把另外一间半房转给他,当时我们家经济也比较困难,与其租给外人,到不如转给亲戚,堂叔给了几百元钱,我家就把一间半房子的房契转给了堂叔。那个房子要是留到现在拆迁,那就赚大了哦。 丁古角的南头上还有一个大院,是一座比较老的建筑,就像深宅大院的那种,院内有花园,房间与房间之间都有回廊通道,那些房屋都是青砖青瓦,每间房屋的门窗都是古色古香的。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市民建、工商联在那里办公,小一点的房间做办公室,有间大屋子还是不错的会议室,有一年团市委也在那里开全市团干部会议。 当年我在市商业局负责职工教育工作,在市商业系统有好多老职工是民建、工商联的会员,而这些老职工都是商业业务技术上行家里手,因此,商业系统的好多单位都聘请了这些老职工当教员,专门为青年职工讲课。市民建当时的主委习尔刚先生也很关心商业职工教育,多次邀请我到他那里商谈如何发挥商业系统民建、工商联会员的作用,那年市商业局组织了商业系统部分民建、工商联的部分会员,赴杭州民建、工商联学习取经,就是习老先生亲自联系的。 【在网上找到一张老宅大门的照片】 印象中丁古角里的房子都是老的建筑,在一些大宅门里都有很多的住户居住在里面,就像大杂院一样,我也有几个同学就住在这样的大宅门内。丁古角与好多条巷子相通,南边可以从习家井、大保家巷往西走到南大街,往东也可以走到革新巷;中间的仓巷西通南大街,东通泮宫桥、环城东路等;从丁古角可以到水利巷、奋发巷、文武巷、歌祥巷、利民坊等多条巷子,在南通城区确实是一条重要的通道。 在丁古角大保家巷口往北一点点,有一个长方形的地下池子,上面盖着水泥板,我们小时候在那里看着总是觉得有些好奇,有时还会透过那盖板的缝隙看看那里面到底是什么,里面除了水以外看不到什么,也不知那水池用来做什么用场,后来听大人讲,那个水池是消防用的,假如遇到火灾,就可以用这个水池里的水来灭火。 如今丁古角已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复存在,而那里的民居民房都已拆迁,只留下一座据说是明代的古建筑作为丁古角的历史见证,代之而起的八仙城商业区,使原来属于丁古角的那一片街区更加繁华而喧闹。前几天到原来丁古角那个地方,想看看还有什么老街的痕迹,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只看到一座朝南的建筑正在维修,可能就是那座明代住宅吧,丁古角的老宅都被高楼大厦而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