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752|回复: 0

[普法说案] 停工留薪期时间及期间工资标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19 21:54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工伤停工留薪期时间及期间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务干货)| 劳动法探究
陈玉华 劳动法探究 2023-07-19 16:19
笔者在执法实践中经常碰到工伤职工主张停工留薪期待遇的案件。所谓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期间。那么与停工留薪期待遇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停工留薪期的时长。二是停工留薪期期间的工资标准。停工留薪期怎么确定及停工留薪期待遇中的“原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是否包括加班费?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往下看。

一、首先看看各地关于停工留薪期确定标准

观点一:停工留薪期截止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

这一观点的依据在于《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的规定“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比如河南省开封市,笔者曾办理的一起工伤待遇纠纷,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就是如此确定停工留薪期。

观点二:停工留薪期以医疗结构的休假证明为准。

比如《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五条:“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上海也是如此。

观点三:停工留薪期依照当地发布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认。

分类目录对工伤人员的伤害部位做了分类,职工、用人单位和司法机关可依据分类目录直接来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持这种做法的地区较多,主要有山东、山西、安徽、重庆等地。

观点四:停工留薪期根据工伤职工医疗终结鉴定结论确定。

比如《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规定:“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终结期确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为此,广东省还配套发布了相应的医疗终结鉴定标准。

二、实务分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和条文文意,停工留薪期应该是在工伤职工有必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间,包括医院治疗期间和合理休息期间。如果职工能够正常工作而不需要暂停工作的,实际上是丧失了享受停工留薪的基础和前提,不能再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

采取上述第一种观点按劳动能力鉴定出具日确定的办法,可能会导致不同伤残级别的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没有差别,且在实践中可能引发道德风险:职工为了获得更长的停工留薪期,而在伤情稳定后不主动去或者拒绝单位的要求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拖延的时间越长,可以获得的停工留薪期越长,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有失公允。

第二种观点按医疗机构的休假证明确定,也存在一定的疏漏。比如,定点医疗机构是否包括外省市的医疗机构?工伤职工提供的非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假证明是否一概不予认可?如果工伤职工无法提供休假证明,是否就没有停工留薪期?

按照第三种观点,即使规定了停工留薪期的分类目录,也有不足之处。如遇到受伤部位不在目录内的问题,如何具体确认?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确认的日期之前已经完成了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或者是在确认的日期后需要继续治疗,继续治疗的时间是否计入期限内?等等。

笔者倾向于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根据工伤职工医疗终结鉴定结论确定。虽然《工伤保险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比照交通事故中误工期鉴定的做法,停工留薪期进行鉴定确定较为科学,鉴定主体应当是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由职工向鉴定部门提交病历卡、病假休息证明、出院诊断等,由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提供的病历材料,确认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期限。

三、再来看看停工留薪期期间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工伤保险条例“原工资”标准以工伤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计算标准。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根据《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包括加班费。

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

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期限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情诊断意见确定。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人员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山西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试行)》(晋劳社工伤〔2004〕275号发布)

第三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山西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见附件)与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确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经办机构。

《山东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鲁劳社〔2006〕15号发布)

第三条 工伤职工应及时将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报送给所在单位,申请停工留薪。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协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按照《山东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附件1),确定其停工留薪期限,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本人(附件2)。

《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试行)》(劳社〔2006〕55号发布)

第四条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时间,按《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执行。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渝府发〔2012〕22号发布)

第三十一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在停工留薪期满前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经参保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存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确认。停工留薪期确认及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

《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

第六十二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法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月工资应按照劳动者应付工资进行计算,包括奖金以及个人应缴纳的费用。

参考案例:张某与某影城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裁判观点节选:张某2018年2月2日发生工伤之日至其2018年4月30日离职,某影城公司应当按照原工资标准补足张帆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资的计算按照《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执行。《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法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加点工资以及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月工资应按照劳动者应付工资进行计算,包括奖金以及个人应缴纳的费用。张某主张按照前7个月实发工资及个人应缴纳部分计算,并无不当,故每月应发工资应为3469.73元,某影城公司仅支付3740元,故还应支付6669.19元(10409.19-3740)。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3-31 19:47 , Processed in 0.214402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