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母婴和性接触。 虽然乙肝不会遗传给孩子,但是母亲有乙肝,那她的孩子被传染的概率很大。因孕妇带毒者会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不过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概率。 如何进行乙肝母婴阻断? 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母婴阻断。一是使用药物将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的能力降到最低,另外可在婴儿出生后利用免疫方法阻断来自母体的乙肝病毒。 1、备孕阶段:做有效疗程的抗病毒治疗,约一年以上时间,后停药半年。同时,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定量。若长期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定量较低,则可怀孕。 2、孕期: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临产前至少要注射3次,可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也可减少胎儿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 3、产后:在新生儿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
) d; [. i! ?/ C+ R!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o7 S+ {: b/ U) V
, \- O: U- ^9 u6 y.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 h- S$ r' w9 F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