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妇女报消息,“全国婚补基金太原试点成果大会暨山西省2018婚补基金启动仪式”日前在太原举行。这标志着山西省将全面启动 婚姻消费补贴制度!
按新闻报道的说法,山西省今年补贴金额将高达9500万元! 
说政府不会出台这样的规定的人,请问你们的眼球还好吗? 其实,在山西全面启动婚补前,太原早就有所行动了。 2016年的《山西日报》报道过,10月16日,由良友周报社和太原市婚介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你结婚我补贴”社区线下活动在太原市富力城小区前广场举行。 “你结婚我补贴”,耶! 
以前总有人羡慕像阿联酋这样的国家,实行婚补:成立婚姻基金会,减轻娶老婆的压力。而现在,婚补就在我们的眼前。 婚补登陆山西后,江苏还会远吗?上海还会远吗? 作为一个婚龄长达两位数的江苏毕婚族,我表示想晕过去。好事怎么就没被我撞一下腰呢。 然而,不是所有的已婚人士都没有机会。特别激动地告诉你,婚补基金仅面向领取结婚证一年之内的新人。 一年之内,一年之内,一年之内,一年之内。惊喜的事说四遍。 
接下来的内容,是静音模式,我表示已经听不下去——补贴范围包括婚纱摄影、婚宴酒店、婚礼庆典、婚房装修、蜜月旅行、家用电器等,基本涵盖了新婚消费的各个环节。补贴标准为黄金3 元/克,汽车消费500元/辆,婚纱摄影等其他消费项目按平均消费额的5%予以补贴。 看到这里,大家动心不?想结婚不?想创造各种条件和曾经坚决反对父母逼婚的自己决裂不? 
好好的,为啥要搞婚补?你不知道这有多么撩拨人心吗?看到真金白银的补贴款,就算是石头做的心,也要融化了。 据婚补基金太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基金通过制定合理补贴规则,有效抑制奢侈消费、漫天要价等不合理现象,引领理性消费。 这算是施行婚补政策的初衷了吧。 
可是,可是,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想拿到补贴,结婚是前提——哼,又想骗我结婚——PS:我是代未婚人群说的。 当初,逼婚的父母,采取的可不就是威逼利诱的手段么: 只要你结婚,马上给套房。 只要你结婚,马上给辆车。 只要你结婚,马上允你天天家里蹲。 只要你结婚,马上准备给你带娃……哦,这个算了。操之过急,操之过急,不要吓到娃。 
你造吗,有些父母逼起婚来可是非常残暴的——广州一位母亲曾把自己的儿子逼得“失联”。 2014年1月14日,这位母亲为了劝说被逼婚的儿子回家过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日报》头版刊登“给儿书”: 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爱你的妈妈。 
瞬间心疼这个“鹏”三秒钟。他敢回来吗?回来试试看。 回到主题——虽然,国家的补贴,和父母的手腕,还有一丢丢差距,但在思想境界上已经无缝对接了。 山西的这项婚补政策,有网友调侃说,这是官方式催婚。 
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官式催婚,可是有传统的。 汉惠帝时代就有规定,女子过了十五必须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一句典型的催婚代言。古代也有婚补政策,比如周朝时结婚生娃,可以送牲畜。 当然,我们今天的婚补政策,要严密得多,全面得多,我们连黄金都补贴,你们古代能补吗? 
说句心里话,对于真心想结婚的人来说,这个婚补政策还是很靠谱的。 太原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婚补的城市,已经形成一套公益扶持、行业监管、企业参与的完整服务模式。报道说,太原目前已有1000余对新婚青年申请到补贴,在婚庆酒店、婚纱摄影等方面享受了实惠。 我想说,在结婚率下降、初婚趋晚的今天,官方出此政策也是蛮拼的。 
一旦全国推广实行,效果会如何呢?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初婚年龄是26岁。山西省卫计委统计,全山西平均初婚年龄男性25.26岁,女性24.21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你要看看东部沿海地区,可能会吃惊——《现代快报》今年1月初报道,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已经推迟到了34.2岁! 34.2岁,以往约等于钻石王老五的年龄,如今却成了江苏人的初婚年龄。 
现在你明白咯,为啥婚补政策的试点城市,是放在山西太原而不是江苏南京了。初婚年龄越大,婚补的诱惑力就越……剩下的话,那谁……你来补充。 因而婚补政策一旦在全国推行后,从效果上看,地区有差异,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瞬间秒懂官方的苦心。 怕婚心理越强,结婚越晚,生育就越迟。这个月还有报道说,上海女性二胎生育意愿不高,经济压力成首要原因。 
甭管神马原因,这个趋势,足以让官方捉急。已经有很多专家出来分析生育意愿不振的原因和对策了。凡事抓源头,不想点办法“催婚”怎么行。 弱弱地想到,会不会立马有人去离婚? 为毛离婚?离婚可没有离婚消费补贴啊。 看来有必要推广逻辑思维——你能拦着人离完婚不准结婚吗?政策又没规定,离婚再结婚的不享受婚补? 
这就带来一个有价值的思考方向——离婚再结婚的,当然不离谱,但其他手段呢? 要知道,仅山西一省一年的婚补资金就高达9500万。对于山西这样一个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 
且不说这笔巨资来源何处,筹款难不难,就想知道,会不会有人盯上这块大肥肉? 有必要扩宽视野——这些年,官方推出过各种补贴政策。最出名的要数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了。 政策很阳光,执行很“雾霾”。 
请看报道。 2016年1月2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随后组成一支调查小组,划定重点区域,调查重点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骗补情况。 而很有年代感的家电下乡补贴呢? 河南《大河报》曾以“商家骗取村民身份信息 套取千万家电下乡补贴”为题报道过。 
至于历史更悠久的粮食补贴,照样有人骗补。 中国江西网披露过,该省余江县马荃镇农技推广站原站长庄优如存在骗取国家粮食补贴款问题。 
补贴有各种,骗补手段多。 新华网2015年1月报道过,厕所里面能生财,病死猪肉可圈钱,死人常领低保金,水利工程是财源……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是真实发生的基层官员套取国家补贴的“奇葩”手段。 该报道总结出骗补“三步曲”:欺上瞒下、内外勾结、利益瓜分。 推行补贴政策出发点是亮闪闪的,但篱笆得筑牢。不要低估骗补者的想象力,也不要低估他们的贪婪。 
虽然婚补走的是基金形式,那也要把弦绷紧。别让那些坏人占了便宜还卖乖。现在试点刚刚结束,还有时间和空间去做好制度设计。 想骗补?未婚青年就算不结婚也不能答应。 
1 n! j @8 N4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 b1 Q3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