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04|回复: 0

基金静待八月桂花香 把握行业轮动机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本周(7月27日至7月31日)是惊天动地的一周,周一沪指暴跌8.48%,创出了自2007年2月27日八年多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随后几天宽幅震荡,时而先抑后扬,时而尾盘跳水,时而冲高回落,时而惊天逆转。5 M' i7 H' L6 A5 [- @! y5 D
  本周是送往迎来的关键一周,送走了凄惨的7月,迎来了传统桂花香的8月。采访中,投资者抱怨“七翻身”未能如愿以偿,转而对8月股市开门红后的行情充满希望。
9 V) a2 R: j4 j& y5 D- ~  支撑牛市三大逻辑2 }1 p. t9 V" b! ~4 Z. k
  众所周知,7月是A股牛市一周年的重要月份。2014年7月22日,沪指一根长阳拔起,结束了前期的横盘震荡,摆脱了2000点的束缚,以8连阳之势,开启了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可是,牛市一周年来临,继6月暴跌7.25%之后,A股7月更下挫了13.36%,不仅没有给市场好脸色,连“七翻身”也成为泡影。# h3 |" j+ |4 I, Y- W# H$ X+ V
  既然一周年后的股市仍然是牛市,那么,支撑牛市的逻辑是什么?
1 E" r! R/ I( X4 ?2 Z  逻辑一:基本面逻辑。证监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期,股市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并再次强调改革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轮牛市的改革牛逻辑没有变化。当务之急是监管者、投资者及市场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都需要增强信心,理性看待股市涨跌,推动A股以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为基石,实现长期牛市。
! E6 I& V4 h4 ~, H* B4 \+ k  逻辑二:时空逻辑。去年7月启动的这波牛市行情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从过往的牛市经验来看,无论美国股市还是A股历史上的大牛市周期,总涨幅都在两倍以上,时间一般持续两年至数年之久。! {' i! u% [3 n& o4 x5 ]* ~' t
  时间上,本轮牛市正逐步演绎成慢牛、健康牛,因而可能是A股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牛市。
9 t# C& L# l; l9 j) o3 J; g1 b+ _  空间上,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对外以一带一路为纽带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正处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实施期,正处于即将启动的“十三五”规划期。无论从哪方面看,这轮牛市跨越历史高点6124点是必然的。6 J' }8 b# O; k" F' h
  逻辑三:技术逻辑。技术意义上,从6月12日创下的5178点七年新高开始算起,上证综指本轮调整的最低点3373点,下跌达1805点,跌幅35%;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则分别从高点下跌了53.5%和25.5%。市场疾呼,三大股指均已跌入技术性熊市。
; n1 s8 z6 [7 w$ K  然而,接受采访的分析师则指出,按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将下跌20%作为进入熊市的标志,三大股指均已跌入技术性熊市。但毕竟从7月22日的2049点启动至本轮行情最高点5178点,沪指上涨逾3129点,涨幅高达152.7%。沪指下跌35%对于前期超过150%快速上涨来说,是正常的牛市修正,而非市场崩盘。A股快牛已经宣告落幕,但长牛逻辑并未打破。5 _/ n, I8 D9 @
  继6月暴跌7.25%之后,A股7月更下挫了13.36%,表面上看这次下跌似乎比6月股灾更惨,但实质上,7月的暴跌已经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对近期强势反弹、严重超买的修正。经过了6月份的股灾、7月的暴跌,杠杆已基本被去掉的情况下,再次发生集体性大规模杀跌的概率不大。
, A  H0 F7 D6 ^) `) B5 d  7月股市可谓夜色未尽,但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共识:A股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 O0 l) A. N! t( |7 Q

9 E8 i/ E1 q) \- h  8月行情三大信号
/ h. J3 ^' a& ^) y5 @& o1 d2 |  进入8月,股市去杠杆过程接近尾声,经过前期反复下挫,市场风险杠杆较高的场外配资已经消除。分析人士认为,股指应该反映投资者未来六个月的看法,而非目前的投资情绪,随着市场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即会恢复。然而,8月行情的引爆点有三大信号。- P, c0 a7 t  e; K& b" D
  信号一:政治局会议。就在8月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传递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信号。; h+ w" [+ g' ~/ l3 U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采取务实有效的办法,引导消费、投资、出口稳定增长。要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优胜劣汰、竞争合作中增强企业活力。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6 K" J2 J* |! K6 t* d" ~  业界认为,会议肯定上半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说明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特别是稳增长政策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增强了通过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失速的信心。进而强调下半年坚持稳中求进,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工作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力度,为经济长远可持续增长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1 l/ O3 h* t# l
  信号二:“十三五”规划。目前“十三五”规划的草案已经完成,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大五中全会上提交审议。 作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接棒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份规划对各方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看,“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个战略意义在于,与“十三五”规划时间契合,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3 t& Q  A( ]8 j( m) O- Q, h  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编制“十三五”规划曾专门召开过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奋发有为、取得更大进展,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R$ e* U. ?! _) _* j" c) p$ P
  信号三:美联储或暂缓加息。高盛认为,中国股市的大幅震荡正引发越来越多的担忧,有投资者甚至因此推迟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呼吁美联储推迟至明年加息。本周一,A股再度出现暴跌,沪指跌幅达到8.5%,创八年来最大。
7 e4 h, ^3 B: t9 g. B: u. j市场上演多空大战 把握行业轮动机会' f4 g% D! F+ ?# o
  当股市经过大跌而达到合理的估值水平之后,往往由一股新崛起的力量推动大盘上涨,目前市场处于筑底阶段,真是寻找新力量的关键时刻,跟随机构步伐布局优势行业,免于选股的烦恼。; Y* v/ B! b* Z6 z
  投资周期性行业,一定要在炮火声中买进,在烟花声中卖出。例如,在消费者信心低迷时,通常是买入可选消费品股票的好时机。过去两年的经济下行,只有去库存而没有去产能,同时由于中国成本优势的削弱也大大降低了实体经济产能扩张的意愿,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复苏的强度。市场上涨阶段,往往处于经济增速过程中,工业类行业、能源类以及金融类行业表现较好;经济增速驱动不同,表现好的行业也会发生变化,如房地长行业。市场下跌阶段,往往处于经济减速过程中,对此不敏感行业表现较好,比如交通运输、交运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 \1 `  ]6 S6 a* s0 d. b* j$ i
% n' W) _+ K& O
       不要忘记配置防御型主题基金6 j9 y: ]" b* G0 |
  最近几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连续多日出现V型反转,市场人气不断积聚,每日涨停个股维持在300家左右,基本回到了今年5月份的水平。
' }& d, x" _2 q  然而,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并未舍弃短线操作,获利盘往往选择在早盘出逃,待市场企稳后进场抢筹,除军工、国企改主线题材外,资金基本很难在某一个板块中沉淀下来,在超跌反弹过程中,投资者切忌盲目追高跟风,适当配置防御型主题基金可有效平滑资金曲线,避免个股分化后,为资金盘中的冲动买单。  U' O0 G) t5 a& }6 `; a
  防御型板块一般是上市公司处在防御型行业,很少受商业及经济周期的影响或者股票通常股利发放丰厚稳定,确保了收益。其中包括公用事业如水、电、煤气供应板块、交通运输、食品、医药、零售等行业。品种特性表现为整个市场上涨时它的表现略微落后于大盘,而在市场下跌时,其跌幅也要比整个市场小,甚至还有上涨表现,因此是在超跌反弹行情中规避风险的最佳品种。" c! d* U& M) U. {0 a' A
  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全社会对养老、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行业的长期景气度较高。# ?# g( _# ~4 o7 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确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更好守护困难群众生命健康,大病医保的全面推进或将成为医药板块走强的契机。
5 @0 ?( M7 I( f! M5 C( u8 r0 G4 v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12 13:14 , Processed in 0.21970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